电池像A4纸一样折叠,中国科研人员开发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

时间:2025-02-23 11:16:32 来源:Coral Malory网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获悉,电池单晶科研人员开发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纸样折叠中国使60微米厚度的科研开单晶硅太阳电池可以像A4纸一样进行折叠操作  。相关成果于今年5月24日在《Nature》发表,人员柔性并被选为当期的硅太封面 。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成功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  、阳电车载光伏等领域。池技图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电池单晶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纸样折叠中国研究者就发明了单晶硅太阳电池,利用单晶硅晶圆实现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科研开突破 ,并成功用于人造卫星 ,人员柔性当时的硅太光电转换效率仅有5%左右。近几年,阳电研究人员通过材料结构工程和高端设备开发的池技协同创新,将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电池单晶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26.8%  ,接近理论极限29.4%,制造成本和综合发电成本大幅度下降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达到平价上网。同时,单晶硅太阳电池在光伏市场的占有率也上升到95%以上。除了常规太阳电池在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应用以外  ,柔性太阳电池在可穿戴电子、移动通讯、车载移动能源、光伏建筑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国内外尚未开发出商用的高效、轻质 、大面积、低成本柔性太阳电池 ,以满足这些领域的应用需求。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研究团队通过高速相机观察发现,单晶硅太阳电池在弯曲应力作用下的断裂,总是从单晶硅片边缘处的“V”字型沟槽开始萌生裂痕,该区域被定义为硅片的“力学短板” 。根据这一现象 ,研究团队创新地开发了边缘圆滑处理技术 ,将硅片边缘的表面和侧面尖锐的“V”字型沟槽处理成平滑的“U”字型沟槽 。文章通讯作者狄增峰研究员介绍  ,这种做法让弯曲应变能够有效分散,有效抑制了应变断裂行为,提升了硅片的柔韧性。文章通讯作者刘正新研究员说 ,由于圆滑处理只限于硅片边缘区域,不影响硅片表面和背面对光的吸收能力,从而保持了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变,未来在空间应用、绿色建筑 、便携式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一结构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硅片的“柔韧性” ,60微米厚度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可以像A4纸一样进行折叠操作,最小弯曲半径达到5毫米以下;也可以进行重复弯曲 ,弯曲角度超过360度 。这项研究通过简单工艺处理实现了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并在量产线验证了批量生产的可行性,为轻质 、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研究团队开发的大面积柔性光伏组件已经成功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车载光伏等领域。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举报/反馈
相关内容